本文转自:ITPUB
开源可以是无国界的,但逃离不了政治制约的GitHub,或许无法真正做到无国界。
近日,微软旗下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疑似对中国大陆IP实施访问限制,引发技术圈广泛关注。多个网友(或者开发者)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表示,访问Github官网,页面会显示“Access to this site has been restricted.”(你无法访问该网站)。
多位网友实测发现,使用中国大陆以外的IP地址可正常访问GitHub,进一步佐证了“区域封锁”的可能性。也有网友指出,尽管主站访问受限,但登录账号的用户目前仍可访问部分页面,说明限制可能是有选择性的,尚未完全“封站”。
事件回溯:GitHub并非有意屏蔽中国大陆IP
4月13日凌晨4点,GitHub官方给出回应:
由于一项配置变更产生了意外影响,未登录用户在尝试从中国访问 GitHub.com 时暂时无法访问该网站。对于已经登录的用户,他们可以继续成功访问网站。
此次问题的影响始于 2025 年 4 月 12 日 20:01(UTC 时间),并于 2025 年 4 月 13 日 14:55(UTC 时间) 得到解决。导致此影响的配置变更已被撤销,用户在尝试访问 GitHub.com 时应不再遇到问题。
图片来源:https://www.githubstatus.com/incidents/jfvgcls9swln
官方声明的意思是GitHub做了一次配置更改,产生的结果导致中国IP被封,,是一场Bug,比如测试或者升级某些安全策略(如有人提到的防止一些站点成建制的非授权搬运)导致的IP段误杀,而不是有意为之。
争议焦点:开源无国界是伪命题吗?
在本质上,开源是无国界的。这正是很多人认为开源最动人的部分:它不是“谁拥有”,而是“谁愿意参与”。然而,类似的“封禁”事件,GitHub已经做过很多次,俄罗斯、伊朗的开发者都曾有此遭遇。
2019年7月份,一位伊朗开发者的GitHub账号被禁,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,并向 GitHub 官方发起质询。最后得知,因为自己的所在地伊朗受到美国制裁,目前整个伊朗地区的 GitHub 账号均无法使用。更让人愤怒的是,GitHub在没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屏蔽了所有伊朗账户,连让该地区开发者下载备份数据的机会都没有。
2022年4月份,一位名为 Sergey Bobrov 的俄罗斯开发人员发推称,自己的 GitHub 账户突然被提示停用。事实上该开发者并不是被误封,其他封禁也早已开始。GitHub陆续屏蔽受到美国制裁公司的开发者和企业账户,其中包括俄罗斯银行 Sberbank、俄罗斯最大私人银行 Alfa-Bank 等公司。
GitHub隶属于美国的微软公司,此举并不特别出人意外。只不过,开发者们可能太过习惯了有GitHub的日子,忘记了它从来都不是一个存在于政治领域之外的工具。开源可以是无国界的,但逃离不了政治制约的GitHub,或许无法真正做到无国界。
应对策略:本土替代平台加速崛起
此次事件再次敲响警钟:过度依赖单一平台存在风险。国内开发者应构建“多平台备份+本土化替代”的双重策略:
1、Gitee(码云):
2、CODING(腾讯):
3、ModelScope 魔搭社区(阿里达摩院):
4、CodeUP(阿里云):
5、GitLab(极狐):
每个平台均有独特优势,建议开发者根据团队规模、技术栈、合规需求及生态依赖综合评估。
结束语
GitHub的“误杀”事件虽然已修复,却暴露出全球开发者对单一平台的路径依赖风险。开源精神的核心是协作与共享,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坚韧的基础设施——这或许正是国内代码托管平台崛起的契机。
当开发者们将代码备份至Gitee、在CODING上搭建流水线、于魔搭社区共享模型时,一个更分散、更坚韧的开源生态正在悄然形成。这或许正是对“开源无国界”命题的最佳实践:让代码自由流动,让平台竞争服务开发者。